2020年的春節因為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而變得注定不同尋常,面對洶涌而來的病毒,在缺乏有效特異性藥物治療的情況下,提升免疫力是自我防護的關鍵。免疫系統不僅是人體抵御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線,也是在感染病毒后決定恢復進程的重要“關卡”。而維生素C則是目前公認的,大量臨床研究證實的,有助于增強免疫系統的關鍵營養素之一。
“雙重支持”:先天免疫系統+適應性免疫系統
早在 2009年,向來以嚴苛著稱的歐洲食品安全局(EFSA)就已經通過了“維生素C有助于免疫系統正常功能”的健康聲稱。1月22日,上海市衛健委發文,將維生素C列為預防藥品。
眾所周知,維生素C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素,但它同時也是強有力的抗氧化劑、參與生物合成和基因調節的輔因子。研究表明維生素C能夠通過對先天免疫系統和適應性免疫系統的“雙重支持”來增強人體免疫防御。
首先,維生素C可以支持上皮屏障功能對抗病原體,保護細胞膜免受自由基損傷,維持固有屏障(如皮膚、呼吸道)粘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,從而潛在地保護機體免受環境氧化應激;其次,維生素C能夠增強吞噬細胞,如嗜中性粒細胞的趨化性、吞噬作用,幫助殺死病原體;幫助清除/轉移感染部位的中性粒細胞,從而減少病毒對機體的損傷;雖然維生素C在淋巴細胞中的作用尚不清楚,但它已被證明能促進B細胞和T細胞的分化和增殖,促進抗體生成;此外,高劑量的維生素C可提升機體抗菌能力,提高血清補體蛋白水平;同時維持細胞內的氧化還原穩態,并使其它重要抗氧化劑(如谷胱甘肽和維生素E)恢復到其活性狀態。[1]
“前后夾擊”:預防病毒+輔助感染后恢復
研究表明,維生素C缺乏會導致免疫力受損,從而更易受到病毒感染。而由于炎癥和代謝的影響,感染病毒后機體對維生素C的需求亦會有所增加。據帝斯曼科學事務經理葉興旺博士介紹:“補充維生素C可減少病毒感染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,每日1-2g的劑量可使兒童患普通感冒的時間縮短18%,同時可緩解感冒癥狀,包括胸痛、發燒、寒顫,成人也有類似的影響。”另有研究表明,在患有肺炎的老年人中,維生素C可以顯著降低疾病的嚴重程度和死亡的風險。[2]
2013年一項匯總此前有關針對兒童感冒恢復的多個研究顯示,每天服用1-2 g維生素C的實驗組比未服用維生素C的對照組,感冒恢復天數平均降低了2天,而這一結論同樣適用于成人;2015年一項針對免疫應答的研究表明,每天服用260 mg維生素C的中性粒細胞趨化性較基線水平提高了20%,而中性粒細胞趨化性的顯著提高,說明維生素C可通過促進免疫應答來提升免疫水平。
2012年全國營養調查數據顯示,我國67.7%的居民維生素C攝入不足(低于平均需要量)[3]。已有證據表明,維生素C不僅有助于預防病毒,對于感染后的恢復亦有輔助作用,適時適量的補充維生素C不僅為民眾提供了簡便易行的“加固免疫防線 抵御病毒侵襲”的方法,也是一條“低成本 高效率”提升個體免疫力的有效途徑。
除了個人預防和醫療藥物外,合理營養膳食是患者改善個人營養狀況、增強抵抗力并可能改善疾病預后的重要環節。
•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(CSPEN)《關于防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飲食營養專家建議》中提到:新冠肺炎流行期間,建議適量補充復方維生素、礦物質及深海魚油等保健食品。
•中國營養學會臨床營養分會《關于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營養建議》提出:食欲較差、進食不足者,應注意補充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D等微量元素的針對性建議。
帝斯曼科學事務經理葉興旺博士提示:適量補充維生素C可作為提升免疫的重要手段,切勿超量服用。維生素C不能替代藥品,出現任何不適請第一時間就醫并進行自我隔離。